初乳哺餵指南:初乳4大功效、產後手擠乳3步驟輕鬆上手
初乳是每位媽媽可以給予寶寶的第一份禮物,初乳質地濃稠、顏色偏黃,其中含有豐富的營養素及抗體,可以讓寶寶在出生後的4至6個月獲得全面的免疫力發展,讓寶寶不易生病。
媽媽分娩後5天內所分泌的乳汁稱為「初乳」,初乳富含新生兒所需的關鍵養分,可幫助寶寶擁有穩定的免疫力,幫助寶寶發展出健康的腸道環境。
▲媽媽哺乳給寶寶喝時,將有助於提升寶寶的保護力。
初乳是什麼?產後媽媽母乳可分為3大階段
媽媽懷孕時,身體會分泌泌乳激素、催產素等,幫助促進奶水分泌,而媽媽的乳汁可簡單分成3大階段:分娩後5天內分泌的乳汁稱為「初乳」;產後5至14天所分泌的母乳稱為「過渡乳(轉型乳)」;至於產後14天後所分泌的乳汁則統稱為「成熟乳」。
初乳的質地濃稠、乳汁顏色偏黃,其中富含豐富的蛋白質及抗體,具有高度營養價值,可以幫助新生兒建構良好的免疫力發展,並建立健康的腸道環境,因此初乳可說是每位媽媽給新生兒的第一份珍貴禮物。
初乳功效有哪些?初乳4大功效、建構寶寶免疫力發展
初乳是寶寶出生後最重要的營養來源,其中包含豐富的乳鐵蛋白、免疫球蛋白(IgA、IgG、IgM)、寡醣、抗氧化物質…等,對新生兒而言,初乳就像是寶寶的預防針,富含以下4點重要功效。
初乳重要功效1:幫助寶寶建構免疫力發展
媽媽分泌的初乳含有豐富的免疫球蛋白,也就是俗稱的「抗體」,可以幫助新生兒建構出穩定的免疫體質,提前抵禦外來的病原體入侵體內,使寶寶在接下來的4至6個月較不容易出現感冒。
初乳重要功效2:預防寶寶過敏
初乳中的免疫球蛋白(IgA)可以提前抵抗侵入寶寶體內的過敏原,幫助預防寶寶皮膚、鼻子、支氣管過敏的症狀。
初乳重要功效3:促進消化道發展
初乳除了可以幫助新生兒發展穩定的免疫力,其中包含的生長因子可以刺激新生兒的腸道發展,並避免新生兒吸收到尚未完全消化的蛋白質,促進寶寶的消化道發展更加健全。
初乳重要功效4:預防黃疸
初乳的營養成分可以幫助新生兒排便順暢,寶寶若在出生後能順利排出胎便,將有助於降低膽紅素數值,預防未來出現黃疸的機率。
參考資料:《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:初乳對嬰兒重要嗎?》
▲媽媽若發現初乳延遲,可以輕輕按摩乳房,促進乳汁分泌。
產後初乳延遲怎麼辦,如何促進乳汁分泌?
由於媽媽懷孕時,身體就會開始分泌泌乳激素,使得媽媽在產後就已有足量的母乳可以餵給寶寶喝,不過仍有少數媽媽可能會出現初乳延遲的情況。若媽媽在產後並未開始分泌初乳,可嘗試以下方法,幫助促進母乳分泌。
促進初乳分泌方法1:增進和寶寶的肢體接觸
若情況允許的話,媽媽在產後4小時內應多加和寶寶進行親密肢體接觸,除了有助於讓寶寶早點熟悉媽媽的乳房,增加日後哺乳的成功率,也有助於讓媽媽產生更多催產激素,幫助媽媽分泌更多母乳。
促進初乳分泌方法2:擠奶前先熱敷
媽媽在擠奶前可以先用溫熱的毛巾溫敷乳房,這個動作將幫助促進乳房內的血液循環,亦可刺激媽媽分泌母乳。
促進初乳分泌方法3:溫和地按摩乳房
若媽媽希望增進乳汁分泌,可以先用雙手托住乳房搖動,或是輕輕按摩乳頭、乳暈,除此之外也可以稍稍轉動肩膀,深深吸一口氣,以此緩解哺乳前的緊張感。
產後初乳怎麼擠?手擠奶3大簡易步驟一學就會!
在媽媽產後48小時內,即可在精神、體力狀況允許下,先以手擠奶的方式擠出初乳。不過對於新手媽媽而言,可能會好奇產後初乳怎麼擠才正確?產後手擠奶可簡單分為以下3大步驟。
手擠奶步驟1:
將雙手洗淨後,將手圍成一個「C」字型,放置在乳房離乳暈1~2公分的距離。
手擠奶步驟2:
手擠奶步驟2:以拇指及食指輕輕擠壓乳房、擠出母乳。
手擠奶步驟3:
適時變換手指方向並重複上述的擠乳動作,可促進乳房分泌乳汁。
▲產後媽媽應掌握正確的手擠奶方法擠出初乳,同時也可搭配電動吸乳器做輔助。
媽媽若可以順利用手擠出初乳,接下來可以電動吸乳器輔助擠出初乳,再餵給寶寶喝。媽媽須謹記,手擠奶的過程中,乳房並不會出現任何疼痛感,若媽媽在擠奶的過程中感到疼痛,有可能是因為媽媽擠奶姿勢錯誤或力道過大所致,此時媽媽應立即停下擠奶動作,稍作休息後再輕壓乳房擠奶。
延伸閱讀:《擠奶時間及方法解密:哺乳媽咪擠奶方式與母乳儲存須知》
初乳相關Q&A
Q1:初乳多久擠一次?
由於媽媽分娩後分泌初乳的時間約僅5天,故大多數媽媽可能會希望盡量多給寶寶初乳喝,建議媽媽可以在初次哺餵母乳後,固定每隔2至3小時哺餵初乳給寶寶,新生兒吸吮母乳時,可讓媽媽的乳房分泌更多乳汁,亦可讓寶寶獲得更全面的保護力。
Q2:初乳擠不出來怎麼辦?
若媽媽嘗試了正確的擠乳動作或使用吸乳器,仍無法順利擠出初乳時,有可能是因為媽媽的乳腺管堵塞,導致乳汁難以順利排出,此時媽媽可以搭配簡單的乳房按摩或進行熱敷,促進乳房內的乳汁流動。
延伸閱讀:《塞奶怎麼辦?注意哺乳食物和4件事,避免發生塞奶硬塊的不適症狀》
Q3:哺乳初乳時乳頭會出現疼痛感,該怎麼辦?
若媽媽哺餵初乳給寶寶時,感覺到乳頭有脹痛感,且乳頭疼痛的症狀遲遲未能消失時,可能代表寶寶含乳位置錯誤,此時媽媽應適時地調整哺餵母乳姿勢,或改以瓶餵方式將乳汁餵給寶寶。
Q4:若媽媽乳頭破皮、受傷了還能哺乳嗎?
若寶寶含乳姿勢不正確,容易導致媽媽的乳頭出現破皮、流血的情況,此時媽媽應衡量自身狀況,若傷口嚴重時,建議媽媽應先暫停哺乳,讓乳頭自然修復後,再哺乳給寶寶。
母乳的成分有助於修復傷口,若媽媽希望讓乳頭的傷口修復地快速些,可以在傷口處塗抹薄薄一層乳汁,能幫助傷口恢復快速。
重點摘要:
- 母乳可分為三大階段:初乳、過渡乳(轉型乳)、成熟乳。
- 初乳具有4大功效,可促進寶寶免疫力發展,幫助寶寶消化道成熟,同時也可預防寶寶出現過敏、黃疸機率。
- 產後擠初乳時,媽媽應先將手圍成C字型放置在乳房離乳暈1-2公分的位置,輕輕地將乳汁擠出。
參考資料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