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剖腹產與自然產有何不同?剖腹產術後照護及哺乳重點大公開
許多孕婦在懷孕時,會面臨要選擇剖腹產還是自然產的難題。由於每位孕婦及胎兒的狀況不同,一般而言,醫生都會評估後判斷合適的生產方式。但相信還是有很多媽媽好奇剖腹產與自然產的差異,因此本文將會介紹兩種生產方式,並說明剖腹產後如何照顧傷口,以及產後飲食建議。
什麼是剖腹產?媽媽需要剖腹產的6種常見狀況
剖腹產是一種人為的生產方式,當醫師評估媽媽透過自然生產,會對媽媽或寶寶產生生命、健康上的影響時,就會建議採用剖腹產,將寶寶直接自母體中取出,以下為6種醫生可能建議剖腹產的情況:
有前置胎盤的狀況
前置胎盤是指胎盤於妊娠 20 週以後,胎盤位置依然太低,而堵住子宮頸口。前置胎盤於生產時,可能會先剝離,造成大量出血,因此通常會需要剖腹產。
寶寶胎位不正
胎位不正是指,當寶寶在媽媽肚子的位置,並非頭部向下時,就屬於胎位不正。常見的胎位不正有:屁股朝向子宮頸的臀位,或寶寶打橫在媽媽肚子的橫位。
胎兒臍帶繞頸
當臍帶過長、羊水過多,或是胎兒較小時,都可能發生臍帶繞頸。而正常來說臍帶繞頸在 1 週內,都屬於安全範圍,若長達 3 週,則會建議採用剖腹產來幫助媽媽順利生產。
孕婦是高齡產婦
因為年齡增長會影響子宮的功能,自然生產難度也會大於適齡產婦,故有些醫師也會建議高齡產婦採用剖腹產。
孕婦有妊娠高血壓
妊娠高血壓是指,在懷孕前媽媽並沒有高血壓病史,而在懷孕後出現高血壓症狀,建議日常均衡飲食來幫助控制血壓,並由醫師判斷是否需要剖腹產。
前一胎是剖腹產
可以第一胎剖腹,第二胎自然產嗎?當第一胎為剖腹產時,第二胎若選擇自然生產,子宮破裂機率會較剖腹產高,故部分醫師會建議第二胎依然選擇剖腹產,風險會較小。
由於孕期過程中,胎兒及產婦狀況都可能隨時發生變化,因此建議媽媽要與醫師良好溝通,再決定採用剖腹產或自然產方式生產。
▲自然產和剖腹產應該要怎麼選?認識兩種生產方式的優缺點,才能幫助孕婦選擇最適合的生產方式。
自然生產、剖腹生產該怎麼選?剖腹產與自然產的優缺點比較
針對剖腹產及自然產的優缺點,醫師表示這兩種生產過程、適用對象都不同,兩種生產方式並無優劣之分,醫師會根據孕婦自身的狀況,選擇最適合的生產方式,因此產婦無需太過擔心,以下為剖腹產與自然產的優缺點比較。
自然產優點:
- 傷口較剖腹產小
- 麻醉風險低
- 產後復原快,便於哺乳
自然產缺點:
- 有「吃全餐」的風險(自然產若遇困難醫師判斷需改為剖腹產狀況)
- 可能有會陰撕裂傷的情況,增加漏尿的風險。
自然產最大的優點就是後續麻醉風險低,傷口較小、產婦產後即可飲水進食。因為自然產傷口復原較快,也讓產婦能在產後立即開始母乳哺餵。
雖然自然產的傷口較剖腹產的小,但在自然產的過程中,如果會陰部組織出現嚴重的撕裂傷,可能造成產婦日後骨盆腔脫垂,或大小便失禁的風險上升。另外,自然產時陰道被撐開,可能造成產婦出現陰道鬆弛的狀況。若自然產程不順,經醫師專業判斷須改為剖腹產,產婦也有可能經歷「吃全餐」的過程。
剖腹產優點:
- 降低特殊情況下的生產風險
- 漏尿與陰道鬆弛機率較低
- 生產時間可預期,時程較短
剖腹產缺點:
- 傷口大,手術後沾黏機率高
- 麻醉風險高
- 手術後不便於哺乳
現在有越來越多孕婦選擇剖腹產,主要原因是剖腹產能預先知道生產日期,且剖腹產的整體手術時間較短,產婦不用經歷長時間待產的不確定性與焦慮。剖腹生產過程的手術時間比自然產快,因此產婦不需要忍受陣痛的煎熬太久。另外,剖腹產也能降低嬰兒感染特定病毒的風險,在產痛及破水之前進行剖腹產,能降低病毒傳播的機會。
儘管許多孕婦因為剖腹產手術時間而傾向剖腹產,但不可忽視剖腹產的缺點,麻醉的風險較高,傷口較大也需要較長的恢復時間。剖腹產術後的傷口也較容易留疤,沾黏機率也比自然產高,也造成產後哺乳的困難,可能會影響寶寶攝取母乳營養的多寡。
剖腹產前如何準備?剖腹產後媽媽該如何照顧?
如果媽媽已經決定要剖腹產,那麼術前的準備,以及術後的照顧,就非常重要!因為有良好的準備、照顧,才能幫助媽媽的身體加快復原,早點與寶寶見面,以及餵哺母乳。
剖腹產前準備,跟著剖腹產注意事項,安心面對手術
- 術前須空腹達 8 小時,禁止飲食、喝水。
- 手術前 1 週始,禁止服用抗凝血藥物。
- 需要請媽媽取下假牙、眼鏡、任何飾品以及手表等,也避免化妝、塗指甲油。
- 大部分醫院都會協助剃除毛髮,以降低術後感染風險。
剖腹產後照顧,幫助傷口復原,加速親餵母乳時間
- 術後檢測生命跡象,若無大礙,會將產婦送回病房休息。
- 術後會需要由尿管輔助排尿約 24 小時,待尿管拔除後,須於 4 – 6 小時內自行排尿,實際情況須由醫師判斷。
- 為避免傷口感染,建議 1 週內以擦澡方式取代洗澡。
- 建議可以使用束腹帶緩和疼痛。
- 飲食須注意避免刺激性食物,如:辣椒、酒類與麻油類食品。
- 多吃高蛋白質食物,幫助傷口恢復。
剖腹產初乳什麼時後來?3種增加母乳的秘訣,解決剖腹產產後哺乳難題
許多剖腹產的媽媽,也迫切想了解剖腹產是否會影響剖腹產初乳的時間。
自然產的孕婦通常產後,很快就能開始哺乳的親密時光。而採用剖腹產的媽媽們,則需要花時間照護剖腹產傷口,還要面對手術後的麻藥消退、排氣以及傷口疼痛不適。這些因素多少增加了產後哺乳的困難度,對此醫師建議剖腹產的產婦,產後麻藥消退後,可以多藉由束腹帶協助下床活動,以幫助腸胃排氣,便有機會盡早開始親餵。
由於剖腹產手術後恢復時間長,因此剖腹產初乳需要等到剖腹產 3 - 5天後才會開始泌乳。在這裡,醫師也提供以下三種方式,幫助媽媽增加母乳分泌。
- 準備一些湯湯水水增加泌乳的食品
- 用手擠乳方法維持母乳的分泌
- 親餵寶寶能促使媽媽體內的催產素、泌乳激素作用
▲母乳是寶寶最佳的營養,如果媽媽因為剖腹產手術傷口照護,或因剖腹產影響泌乳量較難親餵,建議媽媽可以嘗試三種方式增加母乳量,也能選擇接近母乳營養的成分,開啟寶寶活力關鍵。
別讓哺餵母乳成為壓力!產後心態放輕鬆,才能開心陪伴寶寶探索世界
醫師表示,許多剖腹產媽媽在手術後,可能因為傷口或其他原因無法順利哺乳,容易影響自身情緒。對此醫生建議,如果產後奶水分泌不足,媽媽也無須過於灰心,務必先向醫師諮詢專業建議,醫師都會有專業的方式,來幫助媽媽循序漸進嘗試親餵母乳。
醫師最後提醒,雖然能親餵母乳很好,但媽媽不要讓哺乳成為一種壓力,諮詢專業醫護人員的意見,盡可能哺育母乳。因此,無論是剖腹產或自然產的產婦,在產後都建議保持充分的睡眠與輕鬆的心情,才能放心的陪伴寶寶探索世界、不怕髒大膽玩。
剖腹產媽媽想知道的事!剖腹產常見Q&A
Q1. 剖腹產的過程與步驟?
在剖腹產手術前,通常進行抽血,產婦需要維持至少8小時的空腹狀態。在待產時則會刮除體毛,並做消毒、確認身分、麻醉方式等衛教,之後進行麻醉開始手術。
Q2. 剖腹產過程中,爸爸能夠進產房陪產嗎?
目前疫情的關係,產房多半不建議家人進入手術房陪產。而剖腹生產過程是否能有家人陪產,主要還是會依照醫院政策及主治醫師的決定而定。
Q3. 剖腹產傷口應該如何處理?
一般而言剖腹產傷口如果有妥善照顧,保持傷口的良好狀況,手術後2周內減少碰水,就不須額外的醫療處理。
但若是臨時由自然產改為剖腹產,或是產前有發燒、妊娠糖尿病的狀況,則可能造成剖腹產傷口較容易感染,這時剖腹產傷口的照護就需要諮詢醫師。
Q4. 剖腹產傷口多久會好?傷口會留疤嗎?
剖腹產傷口時間依個人體質而不同,通常約在 4 - 6 周內可以恢復,因為剖腹產有手術過程,留下疤痕是正常狀況,疤痕的明顯程度則是跟孕婦個人的體質有關。
Q5. 剖腹產傷口痛怎麼辦?
因為剖腹產的傷口會延伸至子宮內層,且當產後子宮收縮、肌肉拉扯時,都會讓傷口產生疼痛。如果要減緩疼痛,建議可以利用束腹帶,避免拉傷,也可以依照醫師囑咐服用止痛藥。
Q6. 剖腹產媽媽哺乳不易怎麼辦?
建議媽媽在產後不妨多喝發奶飲品,並且嘗試親餵,增加親子互動。倘若奶量仍不足,也無須過於擔心,先諮詢醫師的專業建議,盡量以母乳哺餵。
重點摘要:
- 當醫師評估自然生產可能會造成媽媽與寶寶的生命危險時,會建議採用剖腹產。
- 自然生產、剖腹生產並無優劣之分,要依孕婦的實際情況做決定。
- 建議媽媽在剖腹產前,可以多閱讀手術注意事項,安心面對手術。
- 剖腹產術後照顧很重要,可以多補充蛋白質幫助傷口復原,加速可以親餵寶寶的時間。
- 剖腹產初乳約在術後 3 - 5 天會開始分泌,可以多準備多湯水的食物,幫助泌乳。
參考資料:

安胎症狀與檢查:7點安胎注意事項,家人支持、放鬆安胎最重要!
平安產下健康的寶寶,是每個懷孕媽媽最大的心願,然而現實有可能不如預期,所以建議孕媽媽在發現有早產症狀時,就要好好安胎,遵照醫生指示好好休息,對胎兒的健康才
2 mins to read

新生兒奶量指南:了解寶寶奶量計算方法與喝奶注意事項
新生兒奶量抓不定,是許多新手爸媽常焦急、擔心的問題。不曉得寶寶一天要喝幾餐奶、也不曉得寶寶一餐的奶量該怎麼抓,當寶寶奶量不固定、厭奶時,更是會讓爸爸媽媽一個頭兩個大。
3 mins to read

嬰兒游泳好處多!寶寶游泳體驗注意事項一次懂
現代育兒方式越趨多元,家長們都想讓寶寶多多嘗試各種事物,像最近越來越流行的嬰兒游泳,有很多專為寶寶設計游泳池開立。寶寶游泳有哪些好處呢?又有哪些嬰兒游泳需要注意的事?本文帶您一探究竟。
3 mins to read

媽咪哺乳牛奶可多補充,追奶方式與哺乳內衣選擇指南
寶寶1天要喝好幾次母乳,保持奶水充足非常重要。若要奶水量充足,媽媽除了飲食均衡、1天要喝2500~3000毫升的水,還要記得在固定的時間擠奶,這樣能幫助控制乳汁的規律性。哺乳時只要選對適合的衣物,不論在家還是外出,都一樣可以親餵母乳,隨時為寶寶提供最好的養分來源。
2 mins to read

母乳保存懶人包~母奶保存333原則,完整留住母乳營養!
職場媽咪餵母乳非常辛苦,該如何保存擠出來的母乳呢?本篇介紹母乳保存注意事項,教媽咪母乳保存方法,以及母乳保存333原則、母乳解凍、母乳加熱的方式,讓媽咪輕鬆準備母乳,顧好寶寶喝的母乳營養
1 min to read

母乳好處、成分有哪些?母乳餵多久?完整母乳知識一次搞懂
母乳對媽媽和寶寶都有著無數好處。本文將帶你認識母親的泌乳機制、不同階段類型的母乳、以及餵食母乳知識,幫助媽咪們為自己和寶寶帶來更多愉快的親密時光。
1 min to read

餵母乳常見QA,哺乳姿勢怎樣才正確?
寶寶出生後就要開始餵母乳了,對新生兒來說,最好每3個小時就餵1次奶,不過媽媽也需要觀察寶寶的行為來調整餵奶時間,如果有吸吮的嘴型或是翻找乳頭的行為,就代表寶寶可能想喝奶,不一定要等到固定時間才餵。媽媽也可以從寶寶的排便、排尿和體重表現,來判斷寶寶是不是喝夠了。
2 mins to read

餵母乳可以喝咖啡嗎?哺乳飲食手冊:追奶食物與方法
哺乳期間的飲食,除了和懷孕時一樣要避免酒精飲料和含汞魚類之外,還需要顧及寶寶喝母乳後是否有過敏反應。食物會影響媽媽的奶水量,例如多喝水、吃燕麥粥、大蒜和深色蔬菜等追奶食物,可以增加奶水量;而薄荷葉、香菜、高麗菜等,則可能會使奶水量減少。
2 mins to read

初乳哺餵指南:初乳4大功效、產後手擠乳3步驟輕鬆上手
初乳是每位媽媽可以給予寶寶的第一份禮物,初乳質地濃稠、顏色偏黃,其中含有豐富的營養素及抗體,可以讓寶寶在出生後的4至6個月獲得全面的免疫力發展,讓寶寶不易生病。
3 mins to read

媽媽哺乳攻略!認識哺乳5大好處,掌握哺乳姿勢、哺乳期飲食須知
母乳是寶寶成長期所需的豐富營養。對於產後的媽咪來說,如何親餵母乳成為首要課題,究竟媽媽應該如何正確哺乳、掌握正確餵奶時間,媽媽餵奶時還有哪些重要須知需要掌握呢?
1 min to read

水中生產是什麼?水中生產優缺點、風險和常見問題
水中生產成近年蔚為流行的生產方式,其過程較為自然,能減少無痛分娩與藥物施打,也能縮短分娩過程,還能降低生產的痛楚。但並非所有產婦都適合水中生產,建議產婦應與醫生進行討論再做選擇。
1 min to read

母奶加熱5步驟!母乳正確加熱,營養不流失
母奶富含豐富好菌,能給寶寶完整營養發展。媽媽將母奶加熱時,若希望能完整保存母乳中的營養成分,需先了解母奶加熱的正確步驟,以及母奶加熱時的注意事項有哪些,才能輕鬆應對寶寶的飲食大事。
1 min to read

無痛分娩會有後遺症嗎?無痛分娩常見問題集
對孕媽咪而言,生產當下施打無痛分娩可緩解疼痛情形,讓產程可順利進行。但孕期媽媽常好奇施打無痛分娩會痛嗎?無痛分娩可以打幾次?或是施打無痛分娩是否會衍生後遺症,以及無痛分娩費用等資訊,以下將綜合無痛分娩常見迷思,為媽咪解惑。
1 min to read

如何優雅待產?你不可不知最Chill的7項待產包裝備
國內外名人喜事連連,每每看到女星名模產後還能優雅自若的拍照打卡,是否更堅定妳想成為fashion mommy的自信? 但我知道,重視細節的妳,即使懷孕也不能拋棄時尚,為妳送上一份完善的待產包清單,迎接寶貝誕生前,也別忘了給自己最好的,繼續美麗如昔。
1 min to read

如何順利親餵母乳?哺餵寶寶常見5大難關
想像一下,寶寶是妳的boss,讓他滿足的最好方式就是母乳哺餵,但哺乳的過程就像妳一次次加班趕企劃後,卻又因為各種原因不停被退件,像是奶量不足、塞奶、乳腺炎...等。不過相信為母則強,找出方法妳一定可以度過難關!
1 min to read

如何判斷母乳量夠不夠?搞懂寶寶哺餵常見7大Q&A
許多歐美明星當媽後都不吝分享哺乳美照,她們展現出輕鬆自在又不失性感的模樣,彷彿哺乳再平凡不過的日常。讓我們一起來預習母乳寶寶最常見的大小事,掌握了技巧,妳也可以當個從容的母乳媽媽!
1 min to read

職場媽媽一樣能哺乳! 把握秘訣,完美兼顧工作及家庭
回歸職場前,做好哺乳計畫,媽媽能熱愛孩子,同時熱愛工作,持續給寶寶母乳的保護力,培養未來大膽探索世界的勇氣!
1 min to read

哺乳期可以適量喝咖啡?教你4個方法,Chill泌乳不用追
卸貨後的妳,心想著終於可以一解咖啡的渴望,尤其在孩子出生後,歷經了許多不安穩的夜晚,更是需要一杯咖啡的Me time!但有人說哺乳期「不能喝咖啡」、「不能吃巧克力」?到底餵母乳不能吃的食物有什麼?本文將打破哺乳的飲食迷思,並提供妳追奶的技巧。
1 min to read

寶寶吃水果5原則:寶寶吃水果要注意什麼?為何先蒸熟不見得比較營養?
許多新手爸媽會好奇:能給寶寶吃水果嗎?寶寶幾歲能開始吃水果呢?有沒有什麼注意事項?建議寶寶滿
1 min to read

擠奶6步驟教學:產後媽咪輕鬆學會手擠奶!
對於許多新手媽媽而言,母乳是寶寶最佳的營養來源。因此在母乳哺餵的過程中,若能了解正確擠奶時間與方式,將可幫助媽媽們更順利地擠奶,提供寶寶充足的母乳。
1 min to read

媽媽追奶攻略|4大追奶要點+3個追奶技巧,掌握黃金追奶時間
如果想要追奶,媽媽們可以把握追奶的黃金時間,並且在追奶期間配合頻繁親餵、補充發奶食物,以及維持好心情,來幫助身體能夠產生更多奶水。
1 min to read

寶寶34週就出生如何照顧?醫生帶你了解早產兒照護方式
34週早產兒存活率高嗎?什麼是晚期早產兒?晚期早產兒會面臨哪些健康問題?本文將透過林口長庚醫院新生兒重症照護專家朱世明醫師的說明,幫助爸媽們了解早產兒照護須知。
2 mins to rea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