早產徵兆需注意!察覺這10項早產徵兆,預防寶寶早產

早產徵兆需注意!察覺這10項早產徵兆,預防寶寶早產

早產徵兆需注意!察覺這10項早產徵兆,預防寶寶早產

文章
9 月 5, 2022
2 mins

早產兒除一出生就必須面臨急性併發症之外,長大之後還要克服早產後遺症等健康問題。雖然早產聽起來很可怕,但只要懷孕期間提高對早產徵兆的警覺,就能大幅降低早產的機率。

Author(s): 審稿人 – 李俊逸醫師

早產性宮縮的疼痛會隨著時間增強,且無法透過休息或變換姿勢舒緩,是重要的臨盆指標。當宮縮伴隨落紅與破水,表示寶寶即將出生,請立刻就醫待產。

根據世界衛生組織(WHO)的定義,懷孕不滿37週出生的就算是早產寶寶。早產兒除了需克服急性合併症之外,長大以後也會面臨早產後遺症的風險。因此,預防勝於治療。本文會帶大家認識早產徵兆。出現危險早產徵兆時,應即早安胎,降低早產風險。

 

及早發現早產徵兆,守護寶寶的健康

 

早產徵兆有哪些?10項早產徵兆應注意

早產發生的機率大約是5~10%,但大多數的早產都有先兆。以下整理幾點常見的早產徵兆,出現這些情況時,建議孕婦記錄下徵兆發生的頻率與時間。就醫回診時,請醫生評估是否需要進一步檢查:

 

  • 頻繁宮縮,下腹每隔幾分鐘變硬一次。
  • 大腿內側酸痛。
  • 胎動突然變多或變少。
  • 落紅、破水。
  • 肚子脹痛或出現類似經痛般的悶悶痛感,且難以緩解。
  • 陰道有壓迫感或下腹部出現下垂感。
  • 排尿時不舒服的感覺。
  • 腰痠或下背痠痛,持續出現一陣腰酸感或下背痛。
  • 腸絞動與持續腹瀉。
  • 會喘或突然水腫。

 

哪些早產徵兆需要安胎?4大早產徵兆與臨盆警訊

子宮平常摸起來軟軟的,當宮縮頻繁時,肚子會規律變硬、緊縮。當規則性宮縮發生在懷孕37週以後,表示快要生了。但當宮縮發生在懷孕20~37週之間,就是危險的早產徵兆。如果發現子宮規律收縮並伴隨落紅與破水,表示孕婦可能即將進入產程,應儘速就醫待產:

 

  • 重要早產徵兆1:子宮頻繁出現規則性宮縮
    隨著預產期接近,子宮得肌肉會收縮伸展,稱為宮縮。如果是不規則的假性宮縮,則可以透過走路舒緩,不用太過擔心。 而真性宮縮的陣痛則會隨著時間加劇。建議孕婦儘速就醫,避免規則性宮縮導致子宮頸撐大而難以安胎。
  • 重要早產徵兆2:胎動突然變多或變少
    胎動突然變多或變少表示胎兒有急性缺氧的危險。當胎兒受到期待繞頸等缺氧問題,胎動會異常增多,每小時達六次以上。 當胎動次數減少、逐漸微弱直到停止則有胎兒窒息的風險,需儘速就醫。
  • 重要早產徵兆3:落紅
    懷孕期間子宮頸內會形成一種黏液栓塞,保護寶寶不受陰道細菌感染。即將生產時,子宮頸會慢慢變薄變短。因此,子宮頸會有一小段血管掉落,伴隨著黏液與少量出血。 當孕婦在35週前就出現落紅,且休息之後仍然無法減緩,代表子宮頸已經在慢慢變薄,需要盡快就醫準備生產了。
  • 重要早產徵兆4:破水 
    破水時,陰道流出清澈透明如尿液般的水漾液體,是重要的產兆。 當破水伴隨規則性陣痛與落紅,表示胎兒即將在24小時內進入產程。羊水能夠保護胎兒不受細菌感染,因此,出現破水時需儘速就醫評估待產。

 

早產原因有哪些?子宮感染與胎兒異常早產風險高

目前有 6 成以上的早產找不到原因,但剩下的 4 成早產因子仍然有跡可循。目前已知的常見早產因素大至上可分為感染、疾病與胎兒狀態。包含子宮感染、胎兒生長異常,都是容易早產的重要原因:

 

  • 孕期感染:
    子宮頸感染、陰道感染、嚴重泌尿道感染、嚴重骨盆腔感染、性病感染。
  • 子宮狀態:
    胎盤早期剝離、前置胎盤、子宮畸形、子宮頸閉鎖不全、子宮長腫瘤等。
  • 妊娠疾病:
    妊娠糖尿病、妊娠毒血症、妊娠高血壓、子癲前症等。
  • 懷多胞胎:
    多胞胎容易造成子宮過度延伸。因此,胎兒數量越多,早產機率越高、早產週數也越小。
  • 胎兒狀態:
    胎兒在子宮內生長異常也容易造成早產。包含胎兒過大、胎兒畸形、胎兒染色體異常等。
  • 試管嬰兒:
    試管嬰兒為雙胞胎或多胞胎的機率較高。多胞胎容易撐大子宮,造成羊水過多,也是早產的高風險因素之一。

 

早產高風險族群,需要定期產檢與注意早產徵兆

 

哪些人容易早產?早產高風險人群解析

婦產科醫生透過經驗,總結出以下幾種早產的高風險人群。雖然並非高風險早產人群就一定會早產,但準媽媽具有以下情況時,應更加留意早產徵兆。而各大醫院也有針對早產高風險孕婦的篩檢,幫助孕婦掌握早早產風險,並在必要時提供醫療介入:

 

  • 孕婦身體情況:
    體重太輕或太重、有高血壓或糖尿病史、高齡產婦或懷孕時未滿20歲。
  • 孕前生理狀態:
    子宮頸開過刀、曾經有過早產史、有流產史、兩次懷孕間隔未滿一年。
  • 不良生活型態:
    抽菸、酗酒、使用非法藥物。
  • 其他生活因素:
    工作過於操勞、長期暴露在高壓或暴力環境、長時間站立工作、缺乏社會支持。

 

注意早產徵兆 把握安胎關鍵期

早產不是誰的錯,但早產兒的照護需要父母投入極大的心力、時間與金錢。而早產也會提高孕婦分娩時的出血感染風險,與產後憂鬱的機率。因此,預防勝於治療,當早產徵兆出現時,需要準爸媽提高警覺,把握安胎的關鍵期間。

安胎是為了盡量延長寶寶在子宮裡的週數,避免寶寶在呼吸系統、神經系統尚未發育完全的時候就離開子宮的保護。注意早產徵兆警訊,守護肚子裡的寶寶。

 

Q1:我是假性宮縮還是早產宮縮?假性宮縮如何舒緩
假性宮縮的特徵是沒有固定週期,是子宮會為分娩預習而收縮伸展。且假性宮縮的疼痛程度較小,有些孕媽咪甚至難以察覺陣痛。而真宮縮是有規則的陣痛,疼痛不僅無法透過走路減緩,還會隨著時間增加。

 

 真性宮縮
(真性陣痛)
假性宮縮
(假性陣痛)
收縮
頻率
10 分鐘內收縮1~2次不規則、無週期性
持續
時間
10 ~30秒10秒以下
疼痛
程度
疼痛程度較強
且會隨著時間增強
較為弱的悶悶痛
通常在懷孕晚期較有感
疼痛
範圍
整個腹部蔓延至背部
伴隨腰酸與下墜感
通常集中在下腹部
緩解
方法
無法自行緩解可以透過走路或變換姿勢緩解

 

Q2:懷孕期間陰道大量出血是落紅嗎?
落紅是黏稠狀伴隨少量血絲的分泌物。當陰道大量出血,甚至如同月經的血量時,為產前出血,並非正常的產兆,需就醫查明出血原因。

 

重點摘要:

  • 懷孕35週前就出現以下四大重要早產徵兆時,需儘速就醫:
    ■ 規則性宮縮且持續增強。
    ■ 落紅,黏稠分泌物中伴隨紅色血絲。
    ■ 破水,陰道流出透明如同尿液般的液體。
    ■ 胎動明顯增加或變少。
  • 假性宮縮與真性宮縮最大的區別在於陣痛頻率與疼痛強度。真性宮縮的疼痛較為規律,且隨時間持續增強,是重要的分娩徵兆。
  • 羊水是避免胎兒受細菌感染的重要保護。隨著破水時間增長,子宮內感染的風險也會增加。因此醫生會判斷情況給予抗生素或類固醇等藥物。

 

早產媽媽關懷計畫

 

參考資料:

  1. 認識早產徵兆與居家照護-台大醫院健康電子報 (link)
  2. 如何預防早產-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(link)
  3. 早產的照護-台北榮總護理部健康e點通 (link)
View details 預防早期破水、早期破水症狀與照護這樣做
文章
預防早期破水、早期破水症狀與照護這樣做

預防早期破水、早期破水症狀與照護這樣做

對每個媽媽來說,寶寶的健康絕對是最重要的。希望寶寶能夠在肚子裡,吸收充足的營養,再平安出生,這樣才能確保寶寶發展都是成熟完整的。但總是會意外發生,羊水提早破裂流出,導致羊水不足而影響胎兒發育,嚴重時可能需要提早將胎兒產出。

審稿人 – 李俊逸醫師, 茂盛婦產科

1 min to read

View details 寶寶抗拒喝奶怎麼辦?教你4種對策輕鬆戰勝厭奶期
文章
厭奶是許多寶寶會經歷的過渡期

寶寶抗拒喝奶怎麼辦?教你4種對策輕鬆戰勝厭奶期

寶寶剛出生的頭幾個月,吃和睡,能帶給他成長的動力,是每天最重要的生活大事。可是某一天,媽咪突然發現寶寶的喝奶量大幅下降、甚至漸漸變得不愛喝母乳……別懷疑,寶寶用行動正式宣告「厭奶期」來臨!
先別太過擔心,厭奶是許多寶寶都會經歷的成長過渡期,請跟著我們一起了解,發生時機點、症狀和因應對策吧!

1 min to read

View details 早產徵兆需注意!察覺這10項早產徵兆,預防寶寶早產
文章
早產徵兆需注意!察覺這10項早產徵兆,預防寶寶早產

早產徵兆需注意!察覺這10項早產徵兆,預防寶寶早產

早產性宮縮的疼痛會隨著時間增強,且無法透過休息或變換姿勢舒緩,是重要的臨盆指標。當宮縮伴隨落紅與破水,表示寶寶即將出生,請立刻就醫待產。

審稿人 – 李俊逸醫師, 茂盛婦產科

2 mins to read

View details 剖腹產與自然產有何不同?剖腹產術後照護及哺乳重點大公開
文章
孕婦媽媽大肚子

剖腹產與自然產有何不同?剖腹產術後照護及哺乳重點大公開

許多孕婦在懷孕時,會面臨要選擇剖腹產還是自然產的難題。由於每位孕婦及胎兒的狀況不同,一般而言,醫生都會評估後判斷合適的生產方式。但相信還是有很多媽媽好奇剖腹產與自然產的差異,因此本文將會介紹兩種生產方式,並說明剖腹產後如何照顧傷口,以及產後飲食建議。

1 min to read

View details 寶寶洗澡指南:了解寶寶洗澡水溫度、洗澡步驟及所需用品
文章
寶寶洗澡指南:了解寶寶洗澡水溫度、洗澡步驟及所需用品

寶寶洗澡指南:了解寶寶洗澡水溫度、洗澡步驟及所需用品

幫寶寶洗澡該注意什麼?本文幫你整理出幫寶寶洗澡前需準備的用品清單,並教你幫寶寶洗澡的詳細步驟,如寶寶洗澡水的溫度該如何控制、寶寶洗澡姿勢與注意事項等。

1 min to read

View details 石頭奶怎麼辦?6個方法教你石頭奶要如何處理,化解媽媽石頭奶
文章
如何避免乳腺炎

石頭奶怎麼辦?6個方法教你石頭奶要如何處理,化解媽媽石頭奶

哺乳媽媽石頭奶不緊張!本文幫媽咪們整理當發生石頭奶時,可以透過6大方法有效瓦解石頭奶,再也不用擔心石頭奶怎麼辦。此外,媽咪們發現因乳腺管阻塞,導致乳頭出現小白點也不用太擔心,只要正確處理就能順利清除乳頭小白點。

1 min to read

View details 帶寶寶出門旅行!寶寶外出必帶清單與注意事項全攻略|惠氏優養3年
文章
寶寶外出必帶清單與注意事項全攻略

帶寶寶出門旅行!寶寶外出必帶清單與注意事項全攻略|惠氏優養3年

帶家中寶貝外出旅遊是爸媽們的夢想,6個月以上寶寶已可帶出門到較遠的地方,然寶寶出門需受到全面的照顧,本文整理寶寶出遠門注意事項及必帶用品清單,幫助您做好帶寶寶出門的萬全準備!

1 min to read

View details 寶寶斷奶飲食須知(6~12個月):寶寶斷奶時間、食量、寶寶不能吃的食物一次看懂!| 惠氏優養3年
文章
如何避免乳腺炎

寶寶斷奶飲食須知(6~12個月):寶寶斷奶時間、食量、寶寶不能吃的食物一次看懂!| 惠氏優養3年

寶寶6~12個月開始進入了斷奶時間,會需要搭配副食品給寶寶營養補充。本文建議寶寶在斷奶期間,應該吃哪類型的食物,如菜泥、果泥等,以及寶寶斷奶時的飲食禁忌,還有一天中寶寶適合斷奶的時間。

1 min to read

View details 退奶食物吃什麼?退奶方式有哪些?漸進式退奶乳房健康不下垂 
文章
退奶食物

退奶食物吃什麼?退奶方式有哪些?漸進式退奶乳房健康不下垂 

哺餵母乳是非常辛苦的,不管是脹奶、追奶、發奶都需要正確的方式,來幫助媽媽們能更輕鬆地完成餵奶這件大工程,當然最後一階段的退奶也不例外。退奶需要的是循序漸進的進行,不建議採用快速退奶方法,容易造成乳腺炎以及乳房變形下垂。

2 mins to read

View details 【時尚哺乳指南系列】啟賦3媽咪共同推薦,Chill待產包清單
文章
開箱時尚待產包

【時尚哺乳指南系列】啟賦3媽咪共同推薦,Chill待產包清單

即將與寶寶見面的你,相信一定既緊張又期待,同時也希望產後的時光,能依舊優雅時尚!啟賦3邀請時尚媽咪夥伴 – 蔡昕言分享啟賦3媽媽的待產包,迎接寶寶誕生的同時,也別忘了當個愛寶寶也愛自己的時尚媽咪!

審稿人 - 時尚媽咪夥伴 – Model 蔡昕言, 二寶媽,為Model與演員,精熟時尚與美妝保養知識,就算生活再忙,仍堅持美容哲學,希望為女兒樹立美麗而知性的典範。

1 min to read

View details 產後運動7+6,幫助媽媽改善孕後肌肉狀態,還能培養母子感情
文章
媽寶健身房

產後運動7+6,幫助媽媽改善孕後肌肉狀態,還能培養母子感情

媽媽生產後,可以透過產後運動來幫助身體恢復,此次邀請時尚媽咪夥伴健身教練 - 徐瑋如,帶領媽咪一同學習產後運動,輕鬆收縮恢復產前身材,還可以培養跟寶寶的親密感!

審稿人 - 時尚媽咪夥伴 – 健身教練 徐瑋如, 育有一兒,教導媽媽如何產後重點瘦身、恢復身形,藉此保持身體年輕健康,孩子長大後能一起上山下海,大膽探索世界。

4 mins to read

View details 【時尚哺乳指南系列】哺乳心情如何保持愉悅?屬於啟賦3媽咪的談心室
文章
媽咪談心室

【時尚哺乳指南系列】哺乳心情如何保持愉悅?屬於啟賦3媽咪的談心室

懂得傾聽並適時滿足自己的需求,讓媽咪保持身心靈健康,是對媽媽對寶寶都很重要的事。當媽咪沒有標準答案,也沒有完美公式,大家一定要記得相信自己、愛自己。

審稿人 - 時尚媽咪夥伴 – 身心科醫師 李旻珊, 擁有精神科專科醫師證照,致力於婦女身心醫學、心理壓力與情緒舒緩、人際關係的應對處理,在忙碌的現代社會中,提供與心靈寧靜共處的秘訣指南。

1 min to read

View details 新手父母的全新人生
文章
新手父母的全新人生

新手父母的全新人生

育兒之路充滿驚喜與挑戰!新手父母要接受孩子不可能完全照書養,同時也要面臨自己身心靈的改變,甚至是工作、興趣、心理也可能受影響。

1 min to read

View details 餵母乳怎麼吃才對? 6大類食物攝取,缺一不可
文章
媽媽每日均衡攝取6大類食物

餵母乳怎麼吃才對? 6大類食物攝取,缺一不可

因為餵母乳會消耗大量的熱量,建議正處於哺乳期的媽媽,每日可多攝取500大卡的熱量,並以均衡飲食為原則,多補充關鍵營養素,讓寶寶吸收到完整的母乳營養。

1 min to read

View details 哺乳營養計劃
文章
哺乳營養計劃

哺乳營養計劃

懷孕後期建議均衡攝取六大類食物打好優質營養基礎,並可攝取以下四大營養:DHA、鈣質、源自母乳1LC40益菌2、蛋白質。

1 min to read

View details 母乳媽咪如何安心上班?職場媽咪母乳的保存4妙招
文章
重返職場提前準備

母乳媽咪如何安心上班?職場媽咪母乳的保存4妙招

產後重返職場,對媽咪和寶寶來說,都是極重要的全新挑戰!
下了班、回到家,卸下一天的疲憊,媽咪總是迫不及待想要見到心愛的寶貝。即使回歸職場,還是希望延續母乳哺育,所以,新手媽咪只要學會關鍵4招,就能安心上班,輕鬆應對寶寶的飲食大事。

審稿人 - 思庭泌乳諮詢專家團隊, 團隊擁有國際認證ILCSC專業泌乳證照,協助媽媽擁有完美的哺乳經驗。

1 min to read

View details 當媽後的生活不孤獨!孩子的活力是最強大的動力
文章
當媽後的生活不孤獨!孩子的活力是最強大的動力

當媽後的生活不孤獨!孩子的活力是最強大的動力

迎接新生兒滿是喜悅,但隨之而來的卻是各種挑戰!即使現今許多爸爸會分擔育兒責任,但在全球各國中,仍有很高的比例是由媽媽承擔頭一個月的照護工作,孤獨感極高。與其沉浸在沮喪的情緒中,不如多與孩子進行親密互動,從育兒中找到樂趣。

0 min to read

View details 堅持育兒風格!每位媽媽都能創造自己的#hashtag
文章
堅持育兒風格!每位媽媽都能創造自己的#hashtag

堅持育兒風格!每位媽媽都能創造自己的#hashtag

網路世界的發達,帶來了方便,也造成了恐慌。對於新手爸媽來說,簡單發個育兒生活,都可能引來各種質疑聲浪,即便是好萊塢的大明星,也難逃被批評的壓力。但也有不少媽媽選擇走出自己的一條路,無畏這些網路聲音,創造屬於自己的#hashtag。

1 min to read

View details 育兒沒有規則,你就是孩子最好的媽媽
文章
育兒沒有規則,你就是孩子最好的媽媽

育兒沒有規則,你就是孩子最好的媽媽

剛成為新手媽媽的你,內心是不是常有這些擔心:不知道寶寶奶量喝得夠不夠?不知道這樣穿會不會冷?當寶寶一有不舒服,內心就會產生罪惡感……其實當媽媽並沒有絕對標準,也不必與他人比較。你要相信,你就是孩子最好的媽媽!

1 min to read

View details 養育一個孩子需要一個村莊?!成為理性的父母
文章
養育一個孩子需要一個村莊?!成為理性的父母

養育一個孩子需要一個村莊?!成為理性的父母

養育孩子時,別人經常會熱心給予意見,或是網路上也能找到各種的育兒方法,但是過多的意見有時卻成為困擾,因為每個家庭及孩子都不一樣,妳可以靜下心來,用更理性的方式來養育孩子。

1 min to read

View details 優雅媽媽聰明育兒,「慢養」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
文章
放手讓孩子培養自理能力

優雅媽媽聰明育兒,「慢養」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

在英國,雙薪家庭比比皆是,許多媽媽也同時是職業婦女。 同時兼顧工作和家庭並不容易,英國女性為何依舊看來優雅有自信?因為她們尊重孩子與生俱來的性格特質,願意放手讓孩子逐步自理生活,放慢腳步不刻意追求完美,從容反而能迎向更自在的幸福!

1 min to read

View details Don’t worry!時機到了,妳也可以讓寶寶自然開心離乳
文章
希望孩子離乳後,依然擁有很好的保護力

Don’t worry!時機到了,妳也可以讓寶寶自然開心離乳

引導孩子接觸各種副食品,是一項有趣的經驗。有時,妳可能想:「孩子現在還需要喝母乳嗎?」或者思考著:「現在是不是斷奶的好時機?」妳希望孩子走向獨立、自主,又期待孩子可以自然、開心地離乳,這時,妳的選擇、思考與判斷便顯得十分重要。

1 min to read

View details 工作、孩子不再二選一! 職場媽媽也能擁有令人稱羨的親子關係
文章
職業媽咪只要做好時間分配與用心經營,一樣可以擁有高質感的親密親子關係

工作、孩子不再二選一! 職場媽媽也能擁有令人稱羨的親子關係

想在工作上有表現,媽媽就得犧牲親子關係?錯!聰明媽媽深信,只要做好分界,上班時努力衝刺,下班後掌握育兒訣竅,忙碌媽媽依然能在被壓縮的相處時間內,增加與孩子的黏著度。

1 min to read

View details 是親密愛人也是神隊友!爸爸不缺席,育兒生活更加分
文章
一家三口幸福照

是親密愛人也是神隊友!爸爸不缺席,育兒生活更加分

花許多心力在工作上的妳,在養育孩子的路上,可也一點都不馬虎!然而孩子既然是夫妻倆的愛的結晶,媽媽當然也希望孩子的爸能全程參與。從懷胎過程的不缺席,到寶寶誕生後養育工作的分配,如何讓超級老公晉升為超級爸爸?有妳的輔助,一定能辦得到。

1 min to rea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