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剖腹產與自然產有何不同?剖腹產術後照護及哺乳重點大公開
許多孕婦在懷孕時,會面臨要選擇剖腹產還是自然產的難題。由於每位孕婦及胎兒的狀況不同,一般而言,醫生都會評估後判斷合適的生產方式。但相信還是有很多媽媽好奇剖腹產與自然產的差異,因此本文將會介紹兩種生產方式,並說明剖腹產後如何照顧傷口,以及產後飲食建議。
什麼是剖腹產?媽媽需要剖腹產的6種常見狀況
剖腹產是一種人為的生產方式,當醫師評估媽媽透過自然生產,會對媽媽或寶寶產生生命、健康上的影響時,就會建議採用剖腹產,將寶寶直接自母體中取出,以下為6種醫生可能建議剖腹產的情況:
有前置胎盤的狀況
前置胎盤是指胎盤於妊娠 20 週以後,胎盤位置依然太低,而堵住子宮頸口。前置胎盤於生產時,可能會先剝離,造成大量出血,因此通常會需要剖腹產。
寶寶胎位不正
胎位不正是指,當寶寶在媽媽肚子的位置,並非頭部向下時,就屬於胎位不正。常見的胎位不正有:屁股朝向子宮頸的臀位,或寶寶打橫在媽媽肚子的橫位。
胎兒臍帶繞頸
當臍帶過長、羊水過多,或是胎兒較小時,都可能發生臍帶繞頸。而正常來說臍帶繞頸在 1 週內,都屬於安全範圍,若長達 3 週,則會建議採用剖腹產來幫助媽媽順利生產。
孕婦是高齡產婦
因為年齡增長會影響子宮的功能,自然生產難度也會大於適齡產婦,故有些醫師也會建議高齡產婦採用剖腹產。
孕婦有妊娠高血壓
妊娠高血壓是指,在懷孕前媽媽並沒有高血壓病史,而在懷孕後出現高血壓症狀,建議日常均衡飲食來幫助控制血壓,並由醫師判斷是否需要剖腹產。
前一胎是剖腹產
可以第一胎剖腹,第二胎自然產嗎?當第一胎為剖腹產時,第二胎若選擇自然生產,子宮破裂機率會較剖腹產高,故部分醫師會建議第二胎依然選擇剖腹產,風險會較小。
由於孕期過程中,胎兒及產婦狀況都可能隨時發生變化,因此建議媽媽要與醫師良好溝通,再決定採用剖腹產或自然產方式生產。
▲自然產和剖腹產應該要怎麼選?認識兩種生產方式的優缺點,才能幫助孕婦選擇最適合的生產方式。
自然生產、剖腹生產該怎麼選?剖腹產與自然產的優缺點比較
針對剖腹產及自然產的優缺點,醫師表示這兩種生產過程、適用對象都不同,兩種生產方式並無優劣之分,醫師會根據孕婦自身的狀況,選擇最適合的生產方式,因此產婦無需太過擔心,以下為剖腹產與自然產的優缺點比較。
自然產優點:
- 傷口較剖腹產小
- 麻醉風險低
- 產後復原快,便於哺乳
自然產缺點:
- 有「吃全餐」的風險(自然產若遇困難醫師判斷需改為剖腹產狀況)
- 可能有會陰撕裂傷的情況,增加漏尿的風險。
自然產最大的優點就是後續麻醉風險低,傷口較小、產婦產後即可飲水進食。因為自然產傷口復原較快,也讓產婦能在產後立即開始母乳哺餵。
雖然自然產的傷口較剖腹產的小,但在自然產的過程中,如果會陰部組織出現嚴重的撕裂傷,可能造成產婦日後骨盆腔脫垂,或大小便失禁的風險上升。另外,自然產時陰道被撐開,可能造成產婦出現陰道鬆弛的狀況。若自然產程不順,經醫師專業判斷須改為剖腹產,產婦也有可能經歷「吃全餐」的過程。
剖腹產優點:
- 降低特殊情況下的生產風險
- 漏尿與陰道鬆弛機率較低
- 生產時間可預期,時程較短
剖腹產缺點:
- 傷口大,手術後沾黏機率高
- 麻醉風險高
- 手術後不便於哺乳
現在有越來越多孕婦選擇剖腹產,主要原因是剖腹產能預先知道生產日期,且剖腹產的整體手術時間較短,產婦不用經歷長時間待產的不確定性與焦慮。剖腹生產過程的手術時間比自然產快,因此產婦不需要忍受陣痛的煎熬太久。另外,剖腹產也能降低嬰兒感染特定病毒的風險,在產痛及破水之前進行剖腹產,能降低病毒傳播的機會。
儘管許多孕婦因為剖腹產手術時間而傾向剖腹產,但不可忽視剖腹產的缺點,麻醉的風險較高,傷口較大也需要較長的恢復時間。剖腹產術後的傷口也較容易留疤,沾黏機率也比自然產高,也造成產後哺乳的困難,可能會影響寶寶攝取母乳營養的多寡。
剖腹產前如何準備?剖腹產後媽媽該如何照顧?
如果媽媽已經決定要剖腹產,那麼術前的準備,以及術後的照顧,就非常重要!因為有良好的準備、照顧,才能幫助媽媽的身體加快復原,早點與寶寶見面,以及餵哺母乳。
剖腹產前準備,跟著剖腹產注意事項,安心面對手術
- 術前須空腹達 8 小時,禁止飲食、喝水。
- 手術前 1 週始,禁止服用抗凝血藥物。
- 需要請媽媽取下假牙、眼鏡、任何飾品以及手表等,也避免化妝、塗指甲油。
- 大部分醫院都會協助剃除毛髮,以降低術後感染風險。
剖腹產後照顧,幫助傷口復原,加速親餵母乳時間
- 術後檢測生命跡象,若無大礙,會將產婦送回病房休息。
- 術後會需要由尿管輔助排尿約 24 小時,待尿管拔除後,須於 4 – 6 小時內自行排尿,實際情況須由醫師判斷。
- 為避免傷口感染,建議 1 週內以擦澡方式取代洗澡。
- 建議可以使用束腹帶緩和疼痛。
- 飲食須注意避免刺激性食物,如:辣椒、酒類與麻油類食品。
- 多吃高蛋白質食物,幫助傷口恢復。
剖腹產初乳什麼時後來?3種增加母乳的秘訣,解決剖腹產產後哺乳難題
許多剖腹產的媽媽,也迫切想了解剖腹產是否會影響剖腹產初乳的時間。
自然產的孕婦通常產後,很快就能開始哺乳的親密時光。而採用剖腹產的媽媽們,則需要花時間照護剖腹產傷口,還要面對手術後的麻藥消退、排氣以及傷口疼痛不適。這些因素多少增加了產後哺乳的困難度,對此醫師建議剖腹產的產婦,產後麻藥消退後,可以多藉由束腹帶協助下床活動,以幫助腸胃排氣,便有機會盡早開始親餵。
由於剖腹產手術後恢復時間長,因此剖腹產初乳需要等到剖腹產 3 - 5天後才會開始泌乳。在這裡,醫師也提供以下三種方式,幫助媽媽增加母乳分泌。
- 準備一些湯湯水水增加泌乳的食品
- 用手擠乳方法維持母乳的分泌
- 親餵寶寶能促使媽媽體內的催產素、泌乳激素作用
▲母乳是寶寶最佳的營養,如果媽媽因為剖腹產手術傷口照護,或因剖腹產影響泌乳量較難親餵,建議媽媽可以嘗試三種方式增加母乳量,也能選擇接近母乳營養的成分,開啟寶寶活力關鍵。
別讓哺餵母乳成為壓力!產後心態放輕鬆,才能開心陪伴寶寶探索世界
醫師表示,許多剖腹產媽媽在手術後,可能因為傷口或其他原因無法順利哺乳,容易影響自身情緒。對此醫生建議,如果產後奶水分泌不足,媽媽也無須過於灰心,務必先向醫師諮詢專業建議,醫師都會有專業的方式,來幫助媽媽循序漸進嘗試親餵母乳。
醫師最後提醒,雖然能親餵母乳很好,但媽媽不要讓哺乳成為一種壓力,諮詢專業醫護人員的意見,盡可能哺育母乳。因此,無論是剖腹產或自然產的產婦,在產後都建議保持充分的睡眠與輕鬆的心情,才能放心的陪伴寶寶探索世界、不怕髒大膽玩。
剖腹產媽媽想知道的事!剖腹產常見Q&A
Q1. 剖腹產的過程與步驟?
在剖腹產手術前,通常進行抽血,產婦需要維持至少8小時的空腹狀態。在待產時則會刮除體毛,並做消毒、確認身分、麻醉方式等衛教,之後進行麻醉開始手術。
Q2. 剖腹產過程中,爸爸能夠進產房陪產嗎?
目前疫情的關係,產房多半不建議家人進入手術房陪產。而剖腹生產過程是否能有家人陪產,主要還是會依照醫院政策及主治醫師的決定而定。
Q3. 剖腹產傷口應該如何處理?
一般而言剖腹產傷口如果有妥善照顧,保持傷口的良好狀況,手術後2周內減少碰水,就不須額外的醫療處理。
但若是臨時由自然產改為剖腹產,或是產前有發燒、妊娠糖尿病的狀況,則可能造成剖腹產傷口較容易感染,這時剖腹產傷口的照護就需要諮詢醫師。
Q4. 剖腹產傷口多久會好?傷口會留疤嗎?
剖腹產傷口時間依個人體質而不同,通常約在 4 - 6 周內可以恢復,因為剖腹產有手術過程,留下疤痕是正常狀況,疤痕的明顯程度則是跟孕婦個人的體質有關。
Q5. 剖腹產傷口痛怎麼辦?
因為剖腹產的傷口會延伸至子宮內層,且當產後子宮收縮、肌肉拉扯時,都會讓傷口產生疼痛。如果要減緩疼痛,建議可以利用束腹帶,避免拉傷,也可以依照醫師囑咐服用止痛藥。
Q6. 剖腹產媽媽哺乳不易怎麼辦?
建議媽媽在產後不妨多喝發奶飲品,並且嘗試親餵,增加親子互動。倘若奶量仍不足,也無須過於擔心,先諮詢醫師的專業建議,盡量以母乳哺餵。
重點摘要:
- 當醫師評估自然生產可能會造成媽媽與寶寶的生命危險時,會建議採用剖腹產。
- 自然生產、剖腹生產並無優劣之分,要依孕婦的實際情況做決定。
- 建議媽媽在剖腹產前,可以多閱讀手術注意事項,安心面對手術。
- 剖腹產術後照顧很重要,可以多補充蛋白質幫助傷口復原,加速可以親餵寶寶的時間。
- 剖腹產初乳約在術後 3 - 5 天會開始分泌,可以多準備多湯水的食物,幫助泌乳。
參考資料:

預防早期破水、早期破水症狀與照護這樣做
對每個媽媽來說,寶寶的健康絕對是最重要的。希望寶寶能夠在肚子裡,吸收充足的營養,再平安出生,這樣才能確保寶寶發展都是成熟完整的。但總是會意外發生,羊水提早破裂流出,導致羊水不足而影響胎兒發育,嚴重時可能需要提早將胎兒產出。
1 min to read

寶寶抗拒喝奶怎麼辦?教你4種對策輕鬆戰勝厭奶期
寶寶剛出生的頭幾個月,吃和睡,能帶給他成長的動力,是每天最重要的生活大事。可是某一天,媽咪突然發現寶寶的喝奶量大幅下降、甚至漸漸變得不愛喝母乳……別懷疑,寶寶用行動正式宣告「厭奶期」來臨!
先別太過擔心,厭奶是許多寶寶都會經歷的成長過渡期,請跟著我們一起了解,發生時機點、症狀和因應對策吧!
1 min to read

早產徵兆需注意!察覺這10項早產徵兆,預防寶寶早產
早產性宮縮的疼痛會隨著時間增強,且無法透過休息或變換姿勢舒緩,是重要的臨盆指標。當宮縮伴隨落紅與破水,表示寶寶即將出生,請立刻就醫待產。
2 mins to read

剖腹產與自然產有何不同?剖腹產術後照護及哺乳重點大公開
許多孕婦在懷孕時,會面臨要選擇剖腹產還是自然產的難題。由於每位孕婦及胎兒的狀況不同,一般而言,醫生都會評估後判斷合適的生產方式。但相信還是有很多媽媽好奇剖腹產與自然產的差異,因此本文將會介紹兩種生產方式,並說明剖腹產後如何照顧傷口,以及產後飲食建議。
1 min to read

寶寶洗澡指南:了解寶寶洗澡水溫度、洗澡步驟及所需用品
幫寶寶洗澡該注意什麼?本文幫你整理出幫寶寶洗澡前需準備的用品清單,並教你幫寶寶洗澡的詳細步驟,如寶寶洗澡水的溫度該如何控制、寶寶洗澡姿勢與注意事項等。
1 min to read

石頭奶怎麼辦?6個方法教你石頭奶要如何處理,化解媽媽石頭奶
哺乳媽媽石頭奶不緊張!本文幫媽咪們整理當發生石頭奶時,可以透過6大方法有效瓦解石頭奶,再也不用擔心石頭奶怎麼辦。此外,媽咪們發現因乳腺管阻塞,導致乳頭出現小白點也不用太擔心,只要正確處理就能順利清除乳頭小白點。
1 min to read

帶寶寶出門旅行!寶寶外出必帶清單與注意事項全攻略|惠氏優養3年
帶家中寶貝外出旅遊是爸媽們的夢想,6個月以上寶寶已可帶出門到較遠的地方,然寶寶出門需受到全面的照顧,本文整理寶寶出遠門注意事項及必帶用品清單,幫助您做好帶寶寶出門的萬全準備!
1 min to read

寶寶斷奶飲食須知(6~12個月):寶寶斷奶時間、食量、寶寶不能吃的食物一次看懂!| 惠氏優養3年
寶寶6~12個月開始進入了斷奶時間,會需要搭配副食品給寶寶營養補充。本文建議寶寶在斷奶期間,應該吃哪類型的食物,如菜泥、果泥等,以及寶寶斷奶時的飲食禁忌,還有一天中寶寶適合斷奶的時間。
1 min to read

退奶食物吃什麼?退奶方式有哪些?漸進式退奶乳房健康不下垂
哺餵母乳是非常辛苦的,不管是脹奶、追奶、發奶都需要正確的方式,來幫助媽媽們能更輕鬆地完成餵奶這件大工程,當然最後一階段的退奶也不例外。退奶需要的是循序漸進的進行,不建議採用快速退奶方法,容易造成乳腺炎以及乳房變形下垂。
2 mins to read

【時尚哺乳指南系列】啟賦3媽咪共同推薦,Chill待產包清單
即將與寶寶見面的你,相信一定既緊張又期待,同時也希望產後的時光,能依舊優雅時尚!啟賦3邀請時尚媽咪夥伴 – 蔡昕言分享啟賦3媽媽的待產包,迎接寶寶誕生的同時,也別忘了當個愛寶寶也愛自己的時尚媽咪!
1 min to read

產後運動7+6,幫助媽媽改善孕後肌肉狀態,還能培養母子感情
媽媽生產後,可以透過產後運動來幫助身體恢復,此次邀請時尚媽咪夥伴健身教練 - 徐瑋如,帶領媽咪一同學習產後運動,輕鬆收縮恢復產前身材,還可以培養跟寶寶的親密感!
4 mins to read

【時尚哺乳指南系列】哺乳心情如何保持愉悅?屬於啟賦3媽咪的談心室
懂得傾聽並適時滿足自己的需求,讓媽咪保持身心靈健康,是對媽媽對寶寶都很重要的事。當媽咪沒有標準答案,也沒有完美公式,大家一定要記得相信自己、愛自己。
1 min to read

新手父母的全新人生
育兒之路充滿驚喜與挑戰!新手父母要接受孩子不可能完全照書養,同時也要面臨自己身心靈的改變,甚至是工作、興趣、心理也可能受影響。
1 min to read

餵母乳怎麼吃才對? 6大類食物攝取,缺一不可
因為餵母乳會消耗大量的熱量,建議正處於哺乳期的媽媽,每日可多攝取500大卡的熱量,並以均衡飲食為原則,多補充關鍵營養素,讓寶寶吸收到完整的母乳營養。
1 min to read

哺乳營養計劃
懷孕後期建議均衡攝取六大類食物打好優質營養基礎,並可攝取以下四大營養:DHA、鈣質、源自母乳1LC40益菌2、蛋白質。
1 min to read

母乳媽咪如何安心上班?職場媽咪母乳的保存4妙招
產後重返職場,對媽咪和寶寶來說,都是極重要的全新挑戰!
下了班、回到家,卸下一天的疲憊,媽咪總是迫不及待想要見到心愛的寶貝。即使回歸職場,還是希望延續母乳哺育,所以,新手媽咪只要學會關鍵4招,就能安心上班,輕鬆應對寶寶的飲食大事。
1 min to read

當媽後的生活不孤獨!孩子的活力是最強大的動力
迎接新生兒滿是喜悅,但隨之而來的卻是各種挑戰!即使現今許多爸爸會分擔育兒責任,但在全球各國中,仍有很高的比例是由媽媽承擔頭一個月的照護工作,孤獨感極高。與其沉浸在沮喪的情緒中,不如多與孩子進行親密互動,從育兒中找到樂趣。
0 min to read

堅持育兒風格!每位媽媽都能創造自己的#hashtag
網路世界的發達,帶來了方便,也造成了恐慌。對於新手爸媽來說,簡單發個育兒生活,都可能引來各種質疑聲浪,即便是好萊塢的大明星,也難逃被批評的壓力。但也有不少媽媽選擇走出自己的一條路,無畏這些網路聲音,創造屬於自己的#hashtag。
1 min to read

育兒沒有規則,你就是孩子最好的媽媽
剛成為新手媽媽的你,內心是不是常有這些擔心:不知道寶寶奶量喝得夠不夠?不知道這樣穿會不會冷?當寶寶一有不舒服,內心就會產生罪惡感……其實當媽媽並沒有絕對標準,也不必與他人比較。你要相信,你就是孩子最好的媽媽!
1 min to read

養育一個孩子需要一個村莊?!成為理性的父母
養育孩子時,別人經常會熱心給予意見,或是網路上也能找到各種的育兒方法,但是過多的意見有時卻成為困擾,因為每個家庭及孩子都不一樣,妳可以靜下心來,用更理性的方式來養育孩子。
1 min to read

優雅媽媽聰明育兒,「慢養」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
在英國,雙薪家庭比比皆是,許多媽媽也同時是職業婦女。 同時兼顧工作和家庭並不容易,英國女性為何依舊看來優雅有自信?因為她們尊重孩子與生俱來的性格特質,願意放手讓孩子逐步自理生活,放慢腳步不刻意追求完美,從容反而能迎向更自在的幸福!
1 min to read

Don’t worry!時機到了,妳也可以讓寶寶自然開心離乳
引導孩子接觸各種副食品,是一項有趣的經驗。有時,妳可能想:「孩子現在還需要喝母乳嗎?」或者思考著:「現在是不是斷奶的好時機?」妳希望孩子走向獨立、自主,又期待孩子可以自然、開心地離乳,這時,妳的選擇、思考與判斷便顯得十分重要。
1 min to read

工作、孩子不再二選一! 職場媽媽也能擁有令人稱羨的親子關係
想在工作上有表現,媽媽就得犧牲親子關係?錯!聰明媽媽深信,只要做好分界,上班時努力衝刺,下班後掌握育兒訣竅,忙碌媽媽依然能在被壓縮的相處時間內,增加與孩子的黏著度。
1 min to read

是親密愛人也是神隊友!爸爸不缺席,育兒生活更加分
花許多心力在工作上的妳,在養育孩子的路上,可也一點都不馬虎!然而孩子既然是夫妻倆的愛的結晶,媽媽當然也希望孩子的爸能全程參與。從懷胎過程的不缺席,到寶寶誕生後養育工作的分配,如何讓超級老公晉升為超級爸爸?有妳的輔助,一定能辦得到。
1 min to read